在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这一刻,中国已拥有44个这样的项目,总数居全球首位。紧接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也顺利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移到代表作名录,这一系列的好消息令人振奋。
那么,进入世界非遗对于文化项目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为我们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看待批量非遗上新时,我们应认识到,非遗不仅仅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它更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代表着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次“1+3”的批量上新,不仅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我们非遗工作的认可,更标志着我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和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指出,人类非遗的评审过程复杂且严谨,春节的申遗工作历时数月,这次被批准,无疑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喜事。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蛇年的新春,我们期待首个非遗春节能更加热闹、红火、喜庆,这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更需要各个地方政府创造条件,让年节氛围更加浓郁热烈。
在名录项目中,春节后面的破折号代表了一个副标题,即“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这一副标题强调了春节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从腊八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包含岁末的辞年、岁末与新年之交的团年,以及新年的拜年这三个阶段所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
全国9100多家非遗工坊,其意义更偏向于技艺传承,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和产业发展。这些非遗工坊将传统技艺、传统产品与乡村振兴、扶贫相结合,利用地方特色产业、特种技艺、风土物产,加工成品牌化的产品推向市场,既活化了乡村非遗,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接触非遗传承,是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这一问题,萧放主任提出,近年来,年轻人对非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强,但要让这种兴趣转化为职业选择,还需社会各方面提供便利,包括贷款、税收等政策的扶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年轻人真正投身于非遗传承中。
图片:
编辑:聂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