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乐山,亦称嘉州,苏轼的故乡眉州曾归属其管辖,因此苏轼的诗词中多次提及嘉州。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毗邻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之处。此佛像依山临江而建,享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随后的2009年,乐山大佛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或“嘉定大佛”,始建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耗时90年方告完成。传说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凌云寺的和尚海通为减轻百姓苦难,在江边岩石上刻造佛像,欲借菩萨之力,降服水怪,保护过往船只安全。
进入乐山大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栈道,靠山一侧分布着摩崖石刻。其中几个残破的佛窟,仅简单浏览便难辨其貌。再往前走,有一“龙湫”,似乎为引流而建。沿路继续,可见一弥勒佛洞窟,名为“兜率宫”,据说是明朝时期造像。前行约600米,即至凌云寺,这里是观赏乐山大佛的最佳地点。
凌云寺前的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寓意深远。站在此处,可见大佛一耳的宽度便达到6.7米。乐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肩宽28米,佛头宽10米,发髻1021个,佛头高度更是达到14.7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可谓“巨大”二字不足以形容其宏伟。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的头部螺髻、胸部、手臂处都设有排水的水沟,耳朵、胸部还设有洞穴。这些洞穴和水沟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有效地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想要从最佳角度观赏大佛,游客需下到江边,从下往上仰望。正常情况下,游客应从佛头右侧的“九曲栈道”下行,但我去时,下行栈道改为从左侧的“凌云栈道”通行。来到江边平台,尽管面积不大,但因早到,故游客较少。
大佛脚下的江边平台上,出家人与信众皆虔诚拜佛,其中不乏五体投地式的虔诚礼佛。乐山大佛,虽名为现在的称呼,其实历史文献中的标准称呼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脚背至膝的高度便达到28米。站在大佛脚下,游客甚至还未及脚趾高。
此外,乘船航行于岷江之上,欣赏大佛的宏伟也是不可或缺的游览项目。从八仙渡出发的游船线路,甚至包括一个观“卧佛(睡佛)”的项目,尽管从南门景区码头出发的游轮没有这个项目。不过,由于岷江水位过低的缘故,此次行程中我并未看到“卧佛”。
除了凌云寺和大佛,乐山大佛景区还包含三江汇流观景台、千峰洞、药师佛、大佛湾、东坡楼、毗卢院、麻浩崖墓等众多景点,但我只选择了凌云寺和大佛进行游览。
小贴士:
-
到眉州游览大佛,意外的收获是发现当地小吃既丰富又美味。尤其是跷脚牛肉,价格实惠,味道鲜美。我是在“冯四孃”跷脚牛肉店品尝的,推荐给大家。
-
乐山大佛景区一面靠水,其他三面均有入口,分别是北口、东口、南口。旅行团通常会拉到距离北口二公里的游客中心,然后乘坐景区交通车转换景点。我是自由行,起初按地图标识前往北面的八仙渡游船码头,到了那里才发现要到南门入口,走了不少冤枉路。实际上,从凌云寺到南门并不远,景区似乎更侧重于服务旅行团,对散客的需求考虑不足。
-
景区南门外河湾,有成片的油菜花,颇具乡野田园风光。四下悠闲晃荡,清新的乡土气息与淡淡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